電子煙花能循環使用嗎?
電子煙花是利用噴向空中的彩色紙屑反射彩色燈光結合哨子發出的嘯叫聲來產生火藥煙花的燃放效果。
可重復使用,沒有硝煙、不產生垃圾,同樣放出來也很美麗炫彩的。
電子禮炮利用電子激發普通空氣爆炸,不使用火藥和任何爆炸、燃燒藥劑,也不使用任何燃燒助燃氣體。
在爆炸閃光過程中不產生煙霧,在爆炸、閃光過程中不傷人、不起火,并且能釋放大量的負離子清潔空氣。
室內外都能用。有手持式、坐地式和多管式,均可同時使用。
對空氣環境都沒有造成污染,非常環保的。
賣電子鞭炮有前景嗎?電子鞭炮受各地熱捧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放鞭炮和吃餃子都是中國傳統年味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空氣污染尚未根本好轉的背景下,燃放鞭炮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事故隱患等問題日益突出,“過節到底放不放鞭炮”亦成為春節臨近時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燃放鞭炮對霧霾的“貢獻率”究竟有多大雖然尚有爭議,但研究表明,在霧霾嚴重的情況下,燃放鞭炮的確會加重對環境的污染和傷害。
鞭炮在燃放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各種金屬氧化物的粉塵,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蝕性極強的酸性氧化物。而且,當這些污染物遇到一定的天氣條件,就會聚集在大氣中久久不散。
近幾年,為了減少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污染和危害,每到春節,一些地方政府都會出臺燃放煙花爆竹的管理辦法,號召市民盡量不燃放或少燃放煙花爆竹。不過,盡管有些地方出臺了禁止性規定,但燃放煙花爆竹依舊屢禁不止。值得欣慰的是,雖然關于燃放鞭炮的爭議不斷,但過年少放或不放鞭炮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即便從普通群眾的層面看,這些年來,城市居民燃放煙花爆竹的意愿在逐年下降。2017年春節前,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82.9%的被訪市民表示不打算在京燃放煙花爆竹,較2016年上升6.4%。在被訪市民中,36.5%表示“沒有燃放意愿”,56.7%希望進一步“禁放”。可見,地方政府適時修改相關規定,進一步嚴格燃放,本身也是對社情民意的積極回應。